彩画发展概述
建筑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外表的装饰艺术
考古发现说明,在泥灰建筑的墙面上描绘形象,始于新石器时代,不过那时的描绘均与彩陶有关联。它们的意义在于新载体的发现和制作——先在墙面上抹上一层草土混合泥,然后再涂上一层砂浆,最后抹上白灰,这种方法一直被后代人所采用。
此处的沿革可以不断地向后推,推出现在彩画贴图制作的必要性
新石器晚期
江西清江县营盘陶屋
提供了一个完整建筑装饰佐证。那整齐排列的一个个同心圆,那正反方向排列的三角纹,斜纹……作为明器的小陶屋,制作者却能如此强调和突出其装饰纹样,足以说明当时现实生活中建筑装饰的普遍性及其重视程度。
江山文化
女神庙遗址
彩绘墙壁面、装饰平带等建筑残片
从彩陶到建筑装饰的纹样,用色都一致,对色彩纹饰这种原始的本能冲动。“浓缩”到建筑上来
辽西出土的彩陶残片(《古建园林技术》杨建国、杨晓阳撰写《中国古建筑彩画源流初探》)
春秋战国
已在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上施彩画,而且在建筑色彩方面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了
战国装饰纹样(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汉朝
建筑所用的花纹题材大致可分为
- 人物纹样
- 历史事迹
- 神话
- 社会生活
- 几何纹样
- 绳文
- 齿纹
- 三角
- 菱形
- 波形
- 植物
- 卷草
- 莲花
- 动物纹样
- 龙
- 凤
- 蟠螭
这些纹样以彩绘与雕、铸等方式应用于地砖、梁、柱、门窗、墙壁、天花和屋顶等处。汉朝就这样了,这么多年真是没啥变化啊……
汉代建筑装饰纹样
可以看出在基础图形上和现在看到的明清彩画差别不算太大
南北朝
北朝石窟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建筑装饰花纹。除秦汉以来传统的纹样外,随同佛教艺术而来的印度、波斯和希腊的装饰,有些不久就被放弃,但是火焰纹、莲花、卷草纹、缨络、飞天、狮子、金翅鸟等应用较多。==火焰纹、莲花、卷草纹应用最广泛==
南北朝建筑装饰纹样(本图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隋唐时期
古建筑发展成熟,等级严明,彩画构图初步使用“晕”,对于以对晕、退晕为基本原则的宋代彩画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也就是说在之前彩画部分还是纯色绘制?
纹饰的使用,除莲瓣以外,窄长花边上常用卷草构成带状花纹,或在卷草内杂以人物。这些花纹不但构图饱满,线条也很流畅而挺秀。还常用半团案及整个团案相间排列,以及回纹、莲珠纹、流苏纹、火焰纹及飞仙等富丽丰满的装饰图案
隋、唐、五代装饰纹样(本图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宋
《营造法式》出世
北宋彩画随着建筑的等级的差别,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类。其中梁额彩画由“如意头”和方心构成,并盛行退晕和对晕的手法,使彩画颜色的对比,经过“晕”的逐渐转变,不至过于强烈,在构图上也减少了写生题材,提高设计和施工的速度,适合于大量建造的要求
《营造法式》彩画纹样
元代
元代檩枋大木彩画的基本格局全面地继承了宋代阑额彩画中方心类的三段式造型,即找头——方心——找头图案。发展集中在纹饰细部变化上
-
箍头:宋代虽有近似“箍头”的带状纹饰,但使用得比较广泛,不局限在构件两端设置,凡有莲花纹或有锦纹的部位皆用其束之、隔之。元代后期把其固定在构件的两端,形成了箍头。
-
盒子:“盒子”在宋代还尚未出现,元代后期出现了在构件的两端用两条箍头隔成近方形的画框,形成了盒子,其内布置锦纹或柿蒂纹。
-
找头部分的核心纹饰:宋代是用如意头组成的。元代在如意头的基础上则用旋瓣组合。总体造型也由如意头交互形,向“一整两破”过渡。方心部分的变化相对较少。元代基本上沿用了宋代做法,仍绘龙凤纹、锦纹等纹饰。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不施纹饰的单色叠晕做法。
北京雍和宫迤北城墙内出土元代木构彩画示意图(本图引自《紫禁城建筑研究与保护》由王仲杰先生撰写的《试论元明清三代官式彩画的渊源关系》插图)
元代斗栱彩画基本上也是沿用宋制。高等级的遍施花纹,低等级的做单色叠晕。
以上这些变化显示出元代官式彩画在朝着旋子方向发展。
官式彩画类别:
- 旋子:主要类型
- 海墁
装饰等级:
- 墨线点金五彩遍装
- 墨线青绿叠晕装
- 灰底色黑白纹饰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内檐斗棋元代彩画示意图(本图引自《紫禁城建筑研究与保护》由王仲杰先生撰写的《试论元明清三代官式彩画的渊源关系》插图)
明代
官式彩画檩枋部分的基本格局沿袭元代旧制,但在细部的造型及设色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
纹饰方面变化集中在盒子、旋花和方心三个部位。
- 盒子的核心纹饰除了沿用柿蒂纹外还出现了用旋瓣和云纹组合的团状花饰,不再布置锦纹了
- 找头部分的纹饰造型主要有两种,两种纹饰既可以单独组合,也可经交互组合
- 外轮廓呈如意头形,其内附上些旋瓣或云纹
- 用旋瓣组成旋花造型
檩枋彩画的主要颜色为青绿两色,莲座部分多用红色装饰。个别低等级的彩画也沿用元代以灰色作地的绘法。高等纹彩画的主体线路(如方心线、箍头线)有贴金的实例。一般为墨线点金,雅五墨做法。除了灰色彩画外,不论其等级高低一律采用叠晕做法,是明代彩画的通例。
官式斗栱彩画演变为墨边青绿叠晕做法,斗棋之上不再布纹饰
明代官式彩画的类别状况及其等级次序,从目前所发现的遗迹中区分为:
- 金线点金
- 墨线点金
- 雅五墨
- 灰色
清代
官式建筑彩画在全面地继承了过去彩画传统的基础上,又进入了一个继续大发展的时期。
-
彩画的取材面及在表现方式等方面,较明代官式彩画大为拓宽
创造出了多种具有本时代特点的、可适用于各种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的、由不同纹饰构成不同类别的、不同立意纹饰内容搭配组合的、不同做法档次的彩画
-
彩画的绘制方法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
此时期彩画发展变化的一个特点是,在继续地发扬发展本民族彩画表现技法的同时,还有选择地吸收融合进了西画的某些表现技法,创造出了多种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等级彩画绘制需要的,非常规范的新工艺新技法
清朝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使得清官式彩画的法式规矩更加严密规范、更加程式化、等级层次更加严明清晰。清代官式建筑彩画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发展史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